0518 81889508
据国际货运班列联盟来自多方的消息证实,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两国已同意在跨里海国际运输线路(TITR)上试运行锂电池运输项目。这对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在新亚欧国际铁路货运通道上量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来源 | 哈萨克斯坦通讯部
12月5日上午,中国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在北京会见哈萨克斯坦交通运输部部长马拉特·卡拉巴耶夫,双方就加强交通运输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刘伟部长表示,中哈交通运输领域合作密切、成果丰硕,在双方共同努力下,机制合作日益完善,中欧班列稳步运行,国际道路运输及多式联运快速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希望双方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继续加强沟通交流,推动中欧跨里海直达快运常态化运行,建立跨里海锂电池运输协同保障工作机制,提升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愿同哈方加快推进吉木乃口岸贸易桥建设,提早谋划中国—中亚交通部长第二次会议,共同推动两国交通运输合作再上新台阶。
马拉特·卡拉巴耶夫部长对双方交通运输合作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愿与中方加强协作配合,在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等方面深化合作,推动各项务实合作走深走实,深化两国互联互通。
在会谈中,双方同意深化推进TITR运输合作,成立专门小组以确保项目顺利运行。根据这些协议,双方计划开展通过跨里海国际运输线路试运中国出口的锂离子电池。
由于锂电池存在一定特殊性,铁路对其长途运输往往条件严苛,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会被列为“危险品”,因此不得不将电池拆卸下来。这会大大增加企业的运输成本,影响了新能源整车和锂电池零部件的出口效率。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就曾提交建议案,在中欧班列上运输新能源汽车整车。2022年10月,中欧班列开始运输新能源汽车整车,有二列装有吉利汽车的集装箱发往中亚,郑州开始发运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汽车专列,2022年12月西安发运德国杜伊斯堡汽车专列。
图片来源 | 河南日报
近三年来,汽车是中国出口三大件之一,出口俄罗斯、中亚的汽车数量猛增。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526万,出口到俄罗斯约95万辆各型汽车,占2023年全年中国的汽车出口的大约五分之一,其中,重型卡车的出口量达到了28万辆,14万辆是出口到俄罗斯的,占据了俄罗斯重型卡车市场的70%左右市场份额。2021-2023年吉尔吉斯斯坦分别进口汽车13000辆、41000辆和184789辆。部分汽车辗转出口到俄罗斯、中亚及其他国家。
出口到上述国家的汽车,铁路运输市场份额占比并不高。考虑市场与企业需求,适时开通跨里海新能源汽车运输专用班列,将极大地满足中国车企“走出去”以及欧洲地区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
据悉,相关平台公司正在积极调研市场需求,摸清具体数据及要求,以备申请运输计划安排。
【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