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81889508
2025年6月12日下午,2025国际货代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暨第二届国际货运班列通道发展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举行。
此次活动由国际货运班列联盟、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中国国际货代物流行业共建协调机制执行委员会、天津国际货运代理与物流供应链行业协会联合组织。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会长黄小文、天津市政府商务局局长孙剑楠、欧亚铁路物流股份公司(UTLC ERA JSC)总裁格雷姆到会致辞。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前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研究部主任胡江云、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王杨堃、商务部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等做主旨演讲。
500多位来自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泰国、巴基斯坦和印度等7个国家、国际组织和国内嘉宾、学者、企业家汇聚津门,交流切磋、共商发展之策。跨欧亚铁路物流股份总裁格雷姆(Alexey Grom)、蒙古海关官员泽登巴尔 、蒙古铁路局集装箱运输部主任阿玛贝伊斯加兰、蒙古国际货代协会(FMFF)主席恩和那萨和英国皇家物流协会中亚分会 (CILT)副秘书长阿莱等也参加了活动。
天津商务局局长孙剑楠在开幕式上致辞。他代表天津市对参加2025国际货代物流行业高质量发展论暨第二届国际货运班列通道发展大会的嘉宾与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2024年天津市对外贸易发展情况。天津是我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地区,2024年进出口贸易总值达8115.6亿元,同比增长1.3%,规模连续4年保持在8000亿以上。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电器电子等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外贸朋友圈已经涵盖232个国家与地区。在中欧班列发展方面,将进一步优化中欧班列沿线设施布局,加强资金金融扶持和要素保障,促进班列高质量发展。
中国国际货代协会黄小文会长在致辞中表示,大会以“链通双循环赋能新发展”为主题,适应了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目前,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欧班列开行面临着重大考验。要保持定力,持续推进国际物流货代企业之间的联通,继续对外开放,加强交流,深化合作,推进我国国际货代物流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大会,主题会议分为主题演讲、经验分享与精英圆桌对话三个环节。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首先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前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于洪君先生以《当前国际形势的基本特点与一带一路货运班列的发展态势》为主题做了演讲。他认为中欧班列作为国际物流发展的新事物,开行后改变了世界物流地理现状,促进了世界物流体系的改革,取得了卓越成效。
接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胡江云认为:目前短期逆全球化、关税壁垒趋势明显,地缘政治危机四伏,短链化危机增加,产业链区域化状态明显,全球经济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全球技术革命不可阻挡,如何应对挑战,开辟新局,需要继续推进贸易多边主义,建立预警机制,促进我国经济整体持续向好发展。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交通运输技术发展中心主任王杨堃分享了自己对于中欧班列发展的认识。他认为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需要勇当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先锋。中欧班列依托陆路运输体制创新,形成了全方位开放的发展新格局。班列推动内陆、沿海、沿边省份的陆海联动,为实现亚欧大陆开放形成了新空间。
目前,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已经达到11万列,发运货物1000万标箱,通关效率提升50%,效能非常明显。今年,我国中欧班列将围绕加快推进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建设,构建综合性物流发展新格局,推进班列高质量发展。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欧亚研究所所长刘华芹就中国对美国和欧亚贸易现状与对策谈了自己的看法。
今年1—4月,全球贸易放缓,产业链出现了区域化、短链化和本土化的趋势。我国对外贸易持续下降,低于去年的发展水平,同时,中东欧跨里海上通道上的国家物流服务与运输设施能力比较低下,影响了班列整体开行的质量。但近期,我国国际贸易出现了新机遇,如中美贸易谈判超出预期成果、中国—中东欧合作不断深化、中俄签署合作协议、欧盟举行CS+1合作等,这些方面将为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要进一步优化通关便利化,夯实基础设施,推进中欧班列快速发展。
欧亚铁路物流股份公司总裁格罗姆以《中欧班列新发展:UTLC的见解》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欧班列开行不仅仅是要让中国企业获得红利,而且,也要让沿线国家企业也获利。基于这个理解,他们联合起来设立了这个公司。
公司是由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的公司组成。2015年开始时运行,只有15条线路,而到了2024年,已经开通了250多条线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700多万标箱,主要服务中亚地区的多个建设项目,这些都为公司在中欧、中亚地区发展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
铁路运行方面的资深专家,原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原研究员、国际货运班列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车探来以数据说话,叙述了中欧班列的发展现状。他指出:2024年的中欧班列数量增长,稳步发展。从细分开行数量来看,开行至中欧之间的班列数达19392列,占比高于中亚班列。国内开行城市数量大于100列的城市达到29个。国家级的在建的和即将建设的中欧班列班集结中心数量由原有的4个,又增加了9个,总计达13个。
下一步需要克服困难,开辟多元化的通道,打造中国头部企业的全程经营人,施行统一运价,建立与海运有比例波动的运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欧班列健康稳步发展。
在经验分享环节,首先深圳市大洋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强以《跨越山海 连接欧亚 使命必达》分享了大洋物流在中欧班列开行中的经验。
接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航运保险运营中心副总经理桂松涛以《创新驱动物畅其流——人保财险创新服务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企业的实践》谈了人保发挥自身优势,服务中欧班列“一单制”“一箱制”保险业务的体会。
蒙古国际货代协会(FMFF)主席恩和那萨介绍了蒙古国贸易经济前景及物流市场状况。他告诉大家,中欧班列是有利于大家的事业。在过去十年内,蒙古国的过境班列运输量增长了十倍,利润增长了四倍。过境班列数量也达到了2024年的3144列。蒙古国货代企业将致力于为过境中欧班列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促进中欧班列过境蒙古稳步发展
在精英圆桌对话环节,参加企业代表就当前形势下,如何做好”一带一路”国际物流通道、推进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等议题开展对话交流。
参加活动的有中铁物总供应链科技集团总经理欧阳兵、英国皇家物流协会中亚分会 (CILT)副秘书长阿莱、上海迭迩货物运输代理有限公司商务总监王勇、武威保税物流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方红明、新疆鸿运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永刚等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会议上还举行了“推进国际多式联运提单签约仪式”和“促进新亚欧大陆桥高质量发展合作签约仪式”。来自北京、天津、河南、新疆、江苏和连云港的多个代表企业签署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