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81889508
● 哈萨克斯坦澄清边境拥堵传闻,称口岸一切如常
针对近期有关哈俄边境出现货车滞留的不实报道,国家收入委员会(该国海关机构)新闻办公室今日正式予以澄清。该部门表示,目前所有哈俄边境口岸均运行正常,未出现货运车辆排队现象,并未采取任何加强(查验)措施,货物通关与查验工作始终在欧亚经济联盟框架下平稳进行。
俄方海关部门此前亦确认,边境各口岸运作有序,并未出现车辆积压;主要交通干线的边境附近有流动工作组对车辆进行抽查,旨在防止通过灰色渠道非法运输货物。该部门强调,查验工作依法进行,若文件齐全则耗时不超过八分钟,且通过这些渠道进口的多为"质量极低的日用品,其使用可能对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构成直接威胁"。
据了解,此前跨境运输面临的主要挑战源于俄罗斯新实施的移民法规。该规定要求外国公民一年内在俄停留时间累计不得超过90天,这一限制对跨境货运人员的正常往来造成了影响。
问题出现后,哈俄双方立即启动高层协调机制,运输障碍已在两国政府层面的积极沟通与协作下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目前,从事跨境运输的哈萨克斯坦承运方已暂缓执行上述"90天"限制,两国边境贸易往来已恢复正常。(来源:TASS新闻社)
● 中哈签署输华猪肉议定书,哈萨克斯坦猪肉首次获准进入中国市场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与中国海关总署15日在上海正式签署关于哈萨克斯坦输华猪肉检验检疫和安全要求的议定书。此举标志着哈萨克斯坦猪肉首次获得进入中国市场的准入许可,开启了两国贸易合作的新篇章。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指出,此议定书的签署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此前,尚无任何哈萨克斯坦企业获准对华出口猪肉产品。根据该文件,哈方获准对华出口的产品范围广泛,不仅包括冷冻和冰鲜猪肉,还涵盖副产品及热加工猪肉制品。
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长阿依达尔别克·萨帕若夫表示,该议定书是哈中两国发展经贸关系、并将哈萨克斯坦农产品广泛推向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文件的签署将有力推动哈萨克斯坦生猪养殖与加工产业的发展,出口量的增长预计将带动企业产能提升与农村地区发展。
双方同意,未来将进一步加强合作,确保产品质量与安全符合国际高标准,并特别关注检验检疫领域的协作。(来源:哈萨克国际通讯社)
● 俄阿伊三国共建国际南北运输走廊
俄罗斯、阿塞拜疆与伊朗三国近日在巴库举行高级别会谈。与会的俄方代表团团长、俄罗斯副总理奥维尔丘克表示,为提升国际南北运输走廊(INSTC)西线竞争力,需构建俄阿伊三国协调统一的交通基础设施。此举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从巴伦支海、波罗的海至波斯湾的物流无缝衔接,为三国生产商、进出口商创造最优竞争条件。
此次会谈聚焦提升走廊运输效率,重点商讨了三国间公路铁路现代化改造、口岸设施扩容及电子化单证(e-CMR)应用等关键议题。各方特别关注“拉什特—阿斯塔拉铁路”项目建设进展,并就优化跨境物流、推动“公路转铁路”运输模式创新形成一致意见。
为推动具体工作落实,三国决定成立联合工作组,专项协调走廊发展的各项行动。该工作组将着力解决三国汽车运输企业在双边及过境运输中面临的实际困难,核心任务是通过同步提升“伊朗-阿塞拜疆-俄罗斯”全线边境口岸的通关能力,有效消除口岸拥堵问题。(来源:俄罗斯联邦交通部)
● 德国铁路运费预计降低
2025年10月15日,德联邦议院交通委员会召开听证会,会上大多数专家认为现行法案方向正确但力度不足,亟需对收费体系进行根本性改革。
多数专家主张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模式,将用户融资限制在列车运营直接成本范围内。德国化学工业协会代表指出:“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铁路基础设施不应设定法定盈利目标”。
根据草案,联邦政府计划通过调整资本利率遏制费用上涨。2026年起,将资本利率应调整至与联邦对铁路基础设施运营方2.2%的降低后收益预期相一致。理由说明中指出,若在收费监管中设定较低的资本利率,国有铁路基础设施运营商的轨道使用费涨幅将得以缓和。(来源:德国《交通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