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8 81889508
9月14日,一列装载45个集装箱的中亚班列从泸州港鸣笛启程,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前往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
此趟班列采用泸州中欧班列“拼车”模式(即一列班列服务多个到站),途径两个国家,先后到达梅杰乌等五个站点,运载液晶显示器、冰箱等产品,货重512吨,货值2003万元。这是泸州市贯彻落实《四川省推动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枢纽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深入推动“六大行动”的重要实践。
为了全方位建设全省中欧班列集结中心支撑基地,泸州将持续强枢纽、拓通道、增质效、育产业,不断将通道优势转化为产业集聚优势,推动港产物贸联动发展。
01 强化枢纽功能,基础设施升级提速
作为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粮食物流核心枢纽,泸州已建成全省首个“铁水联运、四场合一”监管作业场所,实现所有进出口货物“同场监管”,为国际班列、班轮无缝衔接搭建了口岸平台基础。泸州港连续8次获批国家临时开放水运口岸,5G智慧水运口岸(一期)已建成投用,提升综合生产作业效率30%以上。
02 构建多元通道,拓展境外网络覆盖
自2022年开行首趟中欧班列以来,泸州已开通至德国杜伊斯堡、俄罗斯莫斯科等多条线路。2024年,泸州市中欧(中亚)班列通达欧洲和中亚5个国家、16个站点。2025年,通过与成都深化合作开行国际班列,进一步拓展了泸州在国际物流通道的覆盖范围。
03 提升运营效益,创新通关便利模式
泸州持续推广应用四川“单一窗口”,已连续8年获评四川省推广应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先进。泸州中欧班列“拼车”模式案例入选《四川省优化营商环境经验做法(第十四批)》,在全省推广。
04 培育适铁产业,打造粮食加工集散中心
通过稳定开行中欧(亚)班列,泸州已形成以能源、农产品、机械设备为主的回程货源体系。正重点推动本地白酒、化工和机械产品出口欧洲,同时引进中亚粮食资源,满足酿酒制造、粮油加工、饲料生产等企业的原料需求,打造辐射西南片区的区域型粮食加工贸易中心。
随着国际班列的常态化运行,泸州正以实际行动加速构建“枢纽—通道—平台—产业”良性循环,进一步提升泸州港“进口—仓储—加工—分销”的一体化产业链服务能力,为助推四川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