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真(Fax)

0518 81889508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营运线路增至14条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期:2025-02-24 点击:137

2013年9月长三角首趟中欧(中亚)班列从苏州驶向华沙,这条“钢铁驼队”已奔驰了近12年。如今,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的营运线路已增至14条,覆盖欧亚36个国家,成为国际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器,更是国际合作运输的重要通道。

一、数据见证辉煌

据统计,自2013年开行以来,截至2024年底,长三角铁路部门共开行中欧(中亚)班列19897列,其中欧洲方向8841列、亚洲方向11056列。

2024年,长三角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4647列,发运标箱48万个,发运标箱数同比增长10.4%。

进入2025年,势头依旧强劲,1月1日至2月20日,长三角铁路累计开行中欧(中亚)班列352列,其中中亚班列208列,发运2.1万标箱,分别同比增长15.6%和16%。

这些数字背后,是长三角地区与欧亚各国日益紧密的经济联系,是“一带一路”倡议下国际合作的生动实践。

二、货品特色鲜明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的去程货品特征日趋明显,各地根据自身产业优势,将特色产品源源不断地送往欧亚大陆。浙江省义乌市,这座全球小商品之都,通过班列将琳琅满目的小商品送往欧洲各国;江苏省苏州市,作为制造业强市,其电子产品、电器等高附加值产品,通过班列直达德国汉堡、波兰华沙;安徽省合肥市则以白色家电、机械产品为主要货源,驶向德国汉堡。这些“中国好物”不仅丰富了欧亚各国的市场,也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影响力。

三、回程货物丰富

中欧(中亚)班列不仅是中国商品的“出海口”,更是欧亚商品进入中国的“快车道”。回程班列上,乌兹别克斯坦的棉纱进入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的纺织业生产线,成为优质原料;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的电解铜等货物,成为上海、浙江等地电子元器件厂商的生产原料。此外,欧亚国家的食品、服装、化妆品、木材、矿产品等也通过班列进入中国市场,丰富了国内消费者的选择,促进了中国与欧亚各国的贸易平衡。

四、未来展望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的成功运营,不仅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欧亚各国搭建了合作的桥梁。未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中欧(中亚)班列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去程货品将进一步优化,提升中国制造业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回程货物种类将更加丰富,助力国内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钢铁驼队驰骋不息,必将在欧亚大陆上书写更多合作共赢的故事。

中欧(中亚)班列,是新时代的“丝绸之路”,是国际合作的典范。让我们共同期待,这条钢铁巨龙在欧亚大陆上驰骋出更加辉煌的未来!

图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长三角中欧(中亚)班列营运线路增至14条 苏ICP备2022027952号-1